上海市淮海中路668弄8号1F

蓁熙文集


子路问“士”,显然不是问“士”的定义,而是问“士”的行为。孔子如何回答呢?

这段话,不要只当成是对互乡童子求见一事的解释。孔子借事说理,明示教诲之道:积习可移,点滴不弃;与其进也,与其洁也。

这个问题问得好,“无道”理应“丧邦”,灵公无道,卫国居然好好地存在着,是因为什么呢?

区别在哪?先要弄清楚,何谓“赵魏老”?何谓“滕薛大夫”?

四避之法,孔子用了其中三种,避过地,避过色,避过言,唯独没有避过世。为什么呢?

孔子就人论品,以一字褒贬,定万世公论。

蓁熙文化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陆续开发以书画印乐为主要表现形式,针对不同人群的系列线上文化艺术鉴赏栏目,让我们的观众在感知和探索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过程中提升鉴赏传统艺术的品味和能力。

联系方式

  • 上海市淮海中路668弄8号1F
  • 021-53098881
  • postmaster@zhenxiculture.com
  • 微信:zhenxi_wenhua

搜索